清热利咽茶
一、历史沿革
咽炎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尤其是在气候干燥地区及季节变化明显时发病率较高。祖国医学称之为“喉痹”、“嗌干”,为火热所致,认为“其症虽繁,大约总归于火”。外感六淫,肺胃积热,郁络塞脉,生热化火,热伤肺阴,上灼咽喉为病。可见咽中不适,疼、痒、音哑、咽干口渴及干咳、干呕、恶心等症,因而在治疗上应遵清热解毒、利咽消肿之法。
咽炎多发于春、冬季,如不及时治愈,则病程缠绵,不易治愈,虽不能对生命造成直接危害,但它可影响人们正常、愉快的生活,长期不愈可造成肝、肾等内部器官的许多病变。长期在空气污浊环境中生活工作、过量吸烟饮酒及用嗓过度者大部分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咽炎。临床表现为咽干、咽痛、灼热、吞咽不利、异物感、口渴、发热畏寒,多言后症状加重。近年来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其危害的进一步认识,已引起医药界的重视。“清热利咽茶”根据祖国医学对咽炎的认识,按中医药理论组方,经多年临床验证,对急慢性咽炎有显著治疗与预防作用。
- 主要成份
药物组成 大青叶、金银花、橘络、胖大海、麦冬、淡竹叶、绿茶。
大 青 叶 清热解毒,凉血消斑。用于温病,神昏,发斑发疹,痄腮,喉痹,丹毒,痈肿。
金 银 花 清热解毒,凉散风热。用于痈肿疗疮,喉痹,丹毒,热血毒痢,风热感冒,温病发热。
橘 络 化痰,通络。用于痰热咳嗽,胸胁痛,咯血。
胖 大 海 清热润肺,利咽开音,润肠通便。用于肺热声哑,干咳无痰,咽喉干痛,热结便闭,头痛目赤。
麦 冬 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用于肺 燥干咳,阴虚痨嗽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心烦失眠,肠燥便秘。
淡 竹 叶 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,利尿通淋。用于热病烦渴,小便赤涩淋痛,口舌生疮。
三、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咽消肿。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口渴,口燥,咽干,咽痛,咽部异物感,声音嘶哑,干咳少痰或酒后干渴等症。
特点:
- 针对咽炎是常见病、多发病,病程缠绵,反复不愈的特点,采用独特的袋泡茶剂,按中医药理论组方,治疗急慢性咽炎。
- 对热伤风引起的感冒有明显疗效,一般服用三天即可改善。
- 对支气管炎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- 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咽消肿等功效,本产品曾在抗击非典时期,捐赠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小汤山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,用于预防。
- 具有抗炎、镇痛和免疫增强作用。
- 具有明显的祛痰、抑制呼吸道病菌等药理作用。
- 纯中药制剂,吸收好,生物利用度高。
- 气味芬芳,清凉甘醇,服用方便。
- 使用方便安全,临床观察未见毒副作用。
四、作用机理
“清热利咽茶”可抑制实验动物肉芽形成,抑制炎性渗出水肿,减少扭体次数,促进溶血素抗体生成,说明本品有抗炎、镇痛和免疫增强作用。清热利咽茶还有明显的祛痰、抑制呼吸道病菌等药理作用。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:清热利咽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。
五、适用人群
- 吸烟者或被动吸烟者。
- 空气污浊、密闭的各类办公室人员。
- 户外工作者,如司机、交警等。
- 语音工作者,如教师、演员、传呼小姐等。
- 生活在噪杂的环境中者。
- 娱乐场所工作人员。
- 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者。
- 咳嗽、多痰等呼吸疾病患者。
- 免疫力低下、经常性感冒者。
-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(恶性打鼾)、咽炎、气管炎患者。
六、“清热利咽茶”帮您解决的问题
-
- 咽部有各种不舒适的异物感,如干燥、肿痛、灼热、微痛、刺痒、粘着感、异物感等。
- 嗓子干燥或偶尔咳出带臭味的痂皮,声音嘶哑,说话无力。
- 清晨起床后,经常想清嗓子,频繁作“吭”、“喀”、“唏”等清嗓动作,有时有短促而频繁的干咳;有时嗓子特别敏感,且刷牙、嗽口时易恶心,作呕。
- 口咽部粘膜慢性充血,呈暗红色或咽后壁有明显淋巴滤泡增生。
- 口咽部粘膜干燥、变薄、发亮,有时色如鲜红的牛肉,或附粘稠浓痂。
七、用法用量
开水浸泡代茶饮,一次1袋,一日2~3次。